言是溝通的工具,是幼兒與成人世界連結所使用的方式,語言能力發展良好,不只可清楚表達自身的需求,更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新生兒在出生的剎那,以哭聲開啟了語言的歷程,從喃喃發聲到牙牙學語,再到可說語彙、簡單句,一直到說得有條有理,這一連串的過程,不只需要透過多元感官刺激,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又如何把話說得恰當。

 

互動少‧刺激小 我不想說

(個案一)文文是個一歲九個月的男孩,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外,其他都是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表達自身需求,工作忙碌的父母很少陪文文,平常多由阿嬤和外傭照顧,不像一般孩子有黏人的習慣,即使沒人陪他玩,他不哭不鬧,就靜靜坐著看電視。偶爾父母跟他說話,感覺他好像懂意思,但就是不開口說話,看著隔壁鄰居同年紀的小孩,每天講個不停,文文的父母真不知如何是好……

在確認過文文的聽力正常,並了解家中的環境後,推究文文不講話的原因是少與人互動而缺少刺激──忙碌的父母少有時間陪文文、年老的阿嬷不知如何跟文文玩、外傭的國語不好,無法與文文溝通,沒人與文文用口語互動,加上又不主動找人的個性,讓他開口說話的欲望極為低落,有時會出聲音,卻只是沒有意義的聲音,即使已經一歲九個月了,卻還未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出現一些有意義的單字和語彙。

 

選定單一語言‧積極引起互動

孩子學習語言的啟蒙老師,非主要照顧者莫屬,但文文的情況是有人照顧,卻無人真正擔任起主要照顧者的重責大任──陪孩子遊戲和說話,產生互動的行為。這時,文文最需要的是來自主要照顧者的陪伴,過程中,陪著玩,陪著說話,帶他認識環境,積極引導文文有想說話的欲望,並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學習說出適合的話。

原本自然的雙語環境並不會對孩子學習語言造成困擾,但對於語言發展有所遲緩的文文卻非好事,因為連單一語言都還無法掌握的他,更無法同時與說不同語言的人溝通,因此,建議文文的父母必須選定一人做為其主要照顧者,當單一語言純熟時,再加入其他語言的學習。當然,也鼓勵家人多帶文文去公園玩,與其他小孩互動;甚至年紀差不多時,可考慮送去念幼兒園,對於語言發展也有所幫助。

提醒只想讓孩子看電視或DVD學習語言的父母,最好三思而行,畢竟語言需要互動而有意義,單向看電視無法產生互動行為,對於語言發展不僅沒有幫助,也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日後學習的阻礙!

(圖片/bobo小天才雜誌提供)

過分寵‧滿足快 我不用說

(個案二)兩歲六個月的東東,已會講很多的語彙,也會喊人,但是卻遲遲未出現這年紀應有的短句,如「媽媽,抱抱」、「吃餅乾」。平常想要吃什麼、玩什麼,就用手比一比,眾多寵愛東東的家人就立刻送到他眼前,若有不順心,則大哭大鬧以達到需求。好動的他,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只要家人跟他說長一點的句子時,他就感到不耐煩……

經過了解東東的家庭背景,原來他是大家族中唯一年紀最小的孩子,又是父母的獨生子。與眾多大人一起住的他,可說是享盡各種寵愛,不僅從未受過責備,同時,大家怕他哭鬧發脾氣,都只有一味順從。因此,在大家的「用心」照顧下,東東只需用手一指或哭鬧兩聲,想要的、想玩的,全部都送到眼前。即使會說話的他,也完全不需要用到「精緻的語言」表達需求,就這樣,兩歲半的東東不僅說不出短句,對家人講稍長的句子更無法聽進耳裡。

 

建立一致態度‧製造溝通情境

想要改善東東的情況,首先要建立家人有一致的教養態度,就是絕對不能在他未充分表達需求前,把東西送到眼前。這是為了要幫東東製造溝通的場合,引起他想說話的動機,甚至要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表達自身的需求,剛開始可能只是單詞,慢慢發展成簡單句,再逐步擴展具有長度的句子。

東東想吃餅乾,他必須先說出「餅乾」,成人可先確認「你要吃餅乾嗎?」東東點頭,成人可帶他說「我想吃餅乾」,當他成功模仿後,才拿餅乾給他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語言能力必然會有所進步,因為他會漸漸知道餅乾有好幾種口味或不同形狀,每次需求不一樣,他就必須講清楚,如「我要吃巧克力餅乾」或「我想吃星星餅乾」,只有清楚說明他的需求,方能獲得滿足;而非只用手指或哭鬧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或許父母不知要如何製造「溝通的情境」,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孩子有興趣的食物或玩具,故意放在他「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引起他想要的動機,當下,語言溝通的必要性立即浮現,一段「對話」自然產生!透過環境和行為的改變,讓幼兒的語言能力有機會練習,進而成熟使用。

 

增加環境刺激‧適時使用話語

現在的孩子個個被無微不至的照顧,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形中,喪失語言溝通的機會,進而使語言出現「發展遲緩」的情形,排除聽力損傷、自閉症及多重發展遲緩等特殊狀況外,絕大多數是缺少刺激所造成(通常在進行醫療評估時,依孩子的理解力多寡加以判定)!

父母若希望孩子急起直追,其實不難,只是需要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多與孩子講講話,在平日中增加環境刺激,多帶著他指認各式各樣的物品,不厭其煩的講給他聽,累積語彙數量,且觀察他的理解力到什麼程度,是否會給予正確的回應,再依其能力慢慢延伸句子的複雜性與長度,並藉由彼此的互動讓孩子了解,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下說合宜的話語,相信孩子一定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2008年12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