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年紀小,爸媽總怕帶他出門會鬧情緒,狀況連連難處理。其實,只要事前妥善規畫,想好幾個應對突發狀況的錦囊妙計,帶小小孩出門絕對也能自在愉快。

【文/學前教育雜誌】

1歲半的永永很喜歡出門玩,成天拉著門把吵著要出去。但每次出門,媽媽總是捏一把冷汗,因為除了得拎著大包小包充當「苦力」,一講到回家,永永就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令媽媽覺得帶小孩出門真是吃力不討好。

 

有了孩子之後,爸媽最怕寶貝出門在外臨時有狀況,因此許多人休閒時寧願和孩子待在家裡。其實,如果爸媽能在出門前做好功課,並了解安撫孩子的訣竅,帶孩子出門並沒有想像中的難。

 

出門前,做好計畫遵守3原則

1~3歲的孩子,對於能動手操作、活動筋骨的地方,比較感興趣,所以出門地點的選擇,當然以具備遊戲場的較為理想。不過,出門前有3件事要先想好:

 

1.累積孩子的腳力,由近而遠

出門玩,先從離家近的公園開始,慢慢累積經驗。(圖/學前教育提供)

出門地點應由近到遠、時間由短到長、場所由方便的城市漸至偏遠地區,逐步累積孩子出門的經驗以及腳力。爸媽平日帶孩子去大賣場、親子館、百貨公司等地方都可以累積出門經驗,而且這些地方用餐、如廁都便利、又有玩耍的地方,可以藉機觀察孩子出門在外可能會有的需要,或者容易出現的狀況,譬如:孩子玩得太high,不小心錯過進食和睡眠時間,後來身體疲累就鬧起脾氣來……。

 

2.時間要寬鬆,要有替代方案

帶小小孩出門,行程千萬不要排太緊,才有足夠時間和力氣應變。由於出門不確定事項很多,例如:原先打算去動物園,但中途下雨……;而孩子的突發狀況也不少,例如:為了減少行李沒有帶推車,孩子卻突然吵著要人抱,該如何是好?所以爸媽腦袋裡最好存一些備案,才不會掃興。比方當孩子不想走時,坐下來吃個東西、休息一下,狀況其實很容易就解決了。

 

3.預告玩什麼,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規畫好行程後,請和孩子一起「討論」。這階段的孩子雖然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連到底要玩什麼都搞不清楚,但爸媽可以跟孩子形容外出會發生的事,像是:「我們明天搭捷運,要去看小螃蟹和彈塗魚。我們帶鏟子和水桶去玩泥土,玩到太陽下山就回家!」一方面建立孩子對出門玩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孩子合作的意願,萬一孩子玩到不肯回家,就可以提醒他:「天黑了!我們說好太陽下山就回家的。小螃蟹也要休息了,下次我們再來找牠玩。」

 

準備出門用品時,除了讓孩子選擇一兩件他喜歡的東西,爸媽不妨再多帶一些孩子喜歡的小書、畫圖的紙筆、小點心或小玩具。一旦孩子在外鬧情緒,這些祕密武器可就派上用場了。

 

此外,從出門到回家之間,有一些常見現象要處理,例如寶寶太累而哭鬧、吵著買東西、不肯回家等等,爸媽該怎麼面對呢?爸媽平日要練就以下5個方法:

.寶寶愛睏鬧情緒,用抱抱來安撫

.訂下規矩,爸媽冷靜不妥協

.慢慢商量,增強孩子的克制力

.轉移注意,引開彆拗的情緒

.回家前,給孩子緩衝時間

 

有了事前的準備和靈機應變的安撫法則,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相信爸媽帶孩子出門就可以越來越輕鬆自在。趁著秋高氣爽,快和你的寶貝計畫出遊、快樂同行吧!

 

 

 

【詳細內容請看《學前教育雜誌》2008年9月號—兒童發展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