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雜誌 2008/08/26 |
當寶寶做出危險或不適宜的動作、行為時,爸媽必須說「不」來制止,但你可以換個方式說「不」,同時更積極地建立一個「可以」的環境,讓孩子既能自由探索,又能建立行為規範。
【文/王乃善】
有時,寶寶出現被禁止的「危險」動作,其實是要引起你的注意、逗你開心、或是想嘗試看看;如果爸媽不在身邊,他不見得會那麼做。當寶寶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意見,並開始懂得觀察自己的行為會引發什麼結果時,生活習慣與行為準則的建立,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學習課題。
|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9/17 |
孩子年紀小,爸媽總怕帶他出門會鬧情緒,狀況連連難處理。其實,只要事前妥善規畫,想好幾個應對突發狀況的錦囊妙計,帶小小孩出門絕對也能自在愉快。 |
【文/學前教育雜誌】
1歲半的永永很喜歡出門玩,成天拉著門把吵著要出去。但每次出門,媽媽總是捏一把冷汗,因為除了得拎著大包小包充當「苦力」,一講到回家,永永就賴在地上又哭又鬧,令媽媽覺得帶小孩出門真是吃力不討好。
有了孩子之後,爸媽最怕寶貝出門在外臨時有狀況,因此許多人休閒時寧願和孩子待在家裡。其實,如果爸媽能在出門前做好功課,並了解安撫孩子的訣竅,帶孩子出門並沒有想像中的難。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9/30 |
讓孩子多動手做家事,瞭解做事的方法和步驟,不僅培養出生活能力,責任感和適應性也會增強。
【文/柯華葳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bo小天才 2009/01/09 |
自理能力,是指憑自己的能力即能獨立完成的事項。別看0〜3歲的孩子年紀小,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自發性地表現出照顧自己的能力,如伸手忙扶奶瓶、自行以湯匙進食、喝水、主動表達尿布濕了要換或想「噓噓」等等。 |
【文/李藹芬】
生活自理發展‧好習慣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obo小天才 2008/12/12 |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是幼兒與成人世界連結所使用的方式,語言能力發展良好,不只可清楚表達自身的需求,更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6個月自理能力活動
|
 |
‧bobo小天才 2009/01/09 |
為了滿足人類基本生存需求,baby透過吸吮得到營養、得到安撫。吸吮,可說是baby最基本的反射,且在子宮內即具有的能力。吸吮能力佳,表示生存能力強,攝取足夠的營養不成問題,反之,則需要注意伴隨而來的相關問題! |
文/李藹芬】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寶寶 2008/12/19 |
寶寶因為長時間包著尿布,而導致屁股紅紅已經不是新聞,但是,媽媽要特別注意的是,紅屁股不一定只是尿布疹而已,也可能是所謂的「念珠菌感染」,若是用錯治療方式,反而會讓感染情況愈來愈嚴重,不但讓寶寶不適難耐,媽媽也心疼不已。
【文/林佩蓉;採訪諮詢/劉建宏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劉建宏】
|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寶寶 2008/09/24 |
當寶寶從「無齒之徒」晉升為有齒之人時,最開心的莫過於大人,因為父母總認為這是「長大」的表徵!只是當寶寶的「小白牙」來報到的同時,寶寶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表現,為人父母的您,知道此時該給寶寶什麼樣的照護嗎? |
文/王心妏;採訪諮詢/耕莘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胡尹藍;執行/蘇麗華】
守護家人健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