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兼差 無法出門工作 貼補家用 歡迎來參家~
轉載之作品、資料其著作所有權為原發佈或原創作之單位、個人所有,僅供本人備忘之用不作商業、營利用途;若為本人之原創著作權則為本人之所有。請不要用非法連結或框架的方式連結本人日記,謝謝! 版權均為電視台所有,本網頁僅做為個人網路連線測試之用,請勿利用於商業行為。讚,普廣渡眾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s6452016

目前分類:美食(含營養,熱量,食譜) (17)
- May 30 Mon 2011 11:48
**Heinz亨氏番茄醬 美味親子料理**
- Dec 29 Mon 2008 00:47
營養成份介紹-礦物質【鋅】
鋅是體內多種酵素的主要成份。
鋅的功能包括參與核酸及蛋白質合成,參與能量代謝。維持前列腺與生殖器官的功能,形成膠原蛋白,傷口復原,提升免疫。
對抗自由基,促進視力靈敏度,超過300種酵素之輔助因子。鋅可使指甲、皮膚及毛髮健康。
對男性來說,鋅更在強精助性上扮演重要角色。
- Dec 29 Mon 2008 00:34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D
特性
-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必須溶解在脂肪內,才能被人體吸收。
- 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包括,幫助鈣、磷的吸收與利用、幫助骨骼及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協助神經、肌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 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佝僂症、骨質疏鬆症、骨折、肌肉無力、四肢疼痛及肌肉萎縮等現象。
- 老年人缺乏維生素D不僅會有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症、容易骨折。
- 缺乏維生素D的老人也容易出現四肢疼痛、肌肉無力等現象,致使老人行動不便,不想外出,進而又減少從日光中補充維生素D的機會,更加重維生素D缺乏的現象。
- 維生素D又稱鈣化醇﹝Calciferol﹞,屬脂溶性維生素,以μg或IU為計量單位﹝維生素D以維生素D3為計量標準,1μg=40IU維生素D3﹞。
- 維生素D有兩型:一是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存在於動物肝油中,會因陽光對膽固醇的作用而沉澱於皮膚;另一個則是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為紫外線影響到前驅物麥角固醇時的產物。
- 維生素D來自陽光及食物,含維生素D的食物在人體腸管內時,必須借助膽汁及脂肪才能被吸收。
主要功用 :
- 促進鈣與磷的吸收,強化骨骼及牙齒。
- 防止及治療佝僂症。
- 調節發育,幫助嬰兒與幼兒之正常成長,特別是骨骼及牙齒。
- 幫助維生素A的吸收。
缺乏症狀 :
- 牙齒鬆動。
- 佝僂症。
- 軟骨症。
- 骨質疏鬆症。
- 骨折、肌肉無力、四肢疼痛及肌肉萎縮等現象。
營養成份攝取來源:
- Dec 29 Mon 2008 00:31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E
特性
-
維生素E具有脂溶性之tocopherols、tocotrienols,其中以α-tocopherol活性最強,又稱生育酚﹝tocopherol﹞,以mg α-T.E.﹝表示以α型生育醇為衡量單位﹞或IU為計量單位。
-
具有抗氧化作用(antioxidant),防止老化。
- Dec 29 Mon 2008 00:24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C
-
維生素C屬水溶性維生素,因為呈酸性且可預防壞血病,所以又稱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以mg為計量單位。
-
維生素C無色,水溶性呈酸性並帶酸味,除了在弱酸中(pH5以下)比較安定,在高溫與光線照射下都呈現不安定狀態,在鹼性環境中更容易被破壞,泡在水中或暴露於空氣中都會流失。
-
維生素C在膠原質﹝collagen﹞形成上扮演及重要的角色,而膠原質攸關人體組織容易被病毒或細菌侵襲,維生素C缺乏的狀況下較易罹癌症。
-
由於維生素C涉及膠蛋白與粘多醣的合成,所以能促進傷口的癒合。
- Dec 29 Mon 2008 00:21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B1
-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thiamin﹞(制神經素、抗神經炎維生素),屬水溶性維生素B群的一種,以mg為計量單位。
-
維生素B1對於食物中的醣類(澱粉)在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處理角色。
-
維生素B1作為肌肉協調及維持神經傳導之需。
-
維生素B1非常容易溶於水,在結晶或酸性溶液中,非常穩定。在中性或鹼性狀態下,易被加熱而破壞。另外對紫外線照射亦不好,故要儲存於褐色的罐中。
- Dec 29 Mon 2008 00:19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B12
-
維生素B12只有在動物性食物中才含有。
-
維生素B12又稱鈷胺(cobalamin)或氰鈷胺(cyanocobalamin)
-
為水溶性維生素B群的一種,以μg或mcg為計量單位,是十三種主要維生素中最後被發現者。
-
維生素B12具有B12a B12 b B12 c三種形式。
- Dec 29 Mon 2008 00:11
營養成份介紹-維生素 A
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
對皮膚而言,維生素A具有調節表皮及角質層之新陳代謝、保護表皮、粘膜的功效。
維生素A在抗老化、去皺紋、使皮膚斑點淡化、光滑細嫩及預防皮膚癌等,臨床運用上相當廣泛。
- Dec 29 Mon 2008 00:07
營養成份介紹-葉黃素
葉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透過飲食來源補充,專研嬰幼兒營養學的Eric Lien教授表示,寶寶在母親子宮內時,是透過胎盤獲得身體所需的葉黃素。出生之後,則是透過母乳獲得葉黃素及其他必須的營養成分。他曾在9個國家進行有關母乳營養成分的研究,每個國家各抽取50個母乳樣本,總計450個的研究樣本中都發現了葉黃素。
然而,他也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由純母乳哺餵一個月的寶寶,與食用不含葉黃素成分的配方奶寶寶相比,前者體內的葉黃素含量有明顯的增加,而後者體內的葉黃素則有減少跡象。此因葉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持續經由飲食攝取,尤以嬰幼兒而言,在此腦部及視覺神經快速發育的關鍵期,即使只有短短幾天缺乏這些必須的營養成分,都可能對學習、發展及成長造成傷害!
- Dec 11 Thu 2008 02:18
[轉貼]58個做飯技巧
[轉貼]58個做飯技巧
1、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少油膩感。
2、煮鹹肉:用十幾個鑽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3、將綠豆在鐵鍋中炒10分鐘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 Dec 11 Thu 2008 01:28
電鍋食譜(試做看看)~~感謝BBH
1.鮪魚飯
材料:
米一杯 鮪魚罐頭半罐 雞精粉一小匙
做法:
- Dec 08 Mon 2008 20:57
「必需脂肪酸」是維他命
「必需脂肪酸」是維他命
必需脂肪酸可以從植物油攝取,但是食用了由植物油製造的植物奶油,例如:人造奶油(瑪琪林)、氫化奶油、白油,並不能達到攝取必需脂肪酸的目的,因為其必需脂肪酸的成分已破壞殆盡。
醫藥及營養界都異口同聲的提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指標,建議民眾將每天的脂肪攝取限制在不超過總熱量的 百分之三十,而且要減少飽和脂肪,並同時提高不飽和脂肪。正當大家都對動物油脂大加撻伐而鼓勵攝取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時,生意人腦筋動得快,就把植 物油經過反式化處理做成人造奶油(瑪琪林),或者氫化做成氫化奶油、白油來取代動物奶油,而大做生意,添加在各種西點糕餅及加工食品中,強調植物奶油不含 膽固醇等等。民眾以為人造奶油比較健康,就沒有戒心的食用,這種嚴重的誤導,使得每人每天油脂的攝取不減反增,不僅造就了更多的肥胖者,相對的也引起必需脂肪酸缺乏的問題。
因為人造奶油雖是由植物油轉變而來,但經過反式化、氫化處理之後,已經失去其原來必需脂肪酸的成分。不僅如此,這些反式化油脂還會與體內必需脂肪酸產生競爭,因而造成更嚴重的必需脂肪酸缺乏。
- Dec 04 Thu 2008 01:03
副食品餵食、製作與保存的詳細說明-感謝BBH 好豬豬的媽
- Nov 27 Thu 2008 02:08
4-6個月寶寶的餐單-感謝 *洛詩的世界*
4-6個月寶寶的餐單 |
4-6個月的寶寶﹐要開始學習進食固體食物﹐亦是很多家長最緊張的時候﹐尤其是想寶寶第一口進食的固體食物應該是什麼﹖那些食物最適合﹖那些對寶寶最有益﹐寶寶要吃多少才對﹖
- Nov 23 Sun 2008 17:48
預做的副食品(四個月寶寶吃的)- 紅蘿蔔&海帶(昆布)高湯+地瓜粥~~感謝 書&喆's生活筆記
- Nov 22 Sat 2008 17:45
寶寶補充鐵 副食品選擇多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8.06.17 04:19 am
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提醒,寶寶在補充副食品時,應多吃蛋黃、紅肉跟豬肝等富含鐵質食物,光吃大骨湯稀飯或吻仔魚粥,很容易導致鐵攝取量不夠。
記者陳惠惠/攝影
寶寶應該吃那些副食品才不會缺鐵?小兒科醫師建議,多吃蛋黃、瘦肉泥、文蛤泥跟豬肝泥等富含鐵質的食物。
- Nov 22 Sat 2008 14:58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嬰幼兒副食品製作
台北榮總營養部 林明潔 營養師 穆懷玲 營養師
四個月以上之嬰兒,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 外,可開始逐步添加水果、蔬菜、米(麥)粉等副食品,以滿足生長所需。副食品之質地添加則應以液體狀(如:果菜汁)進步到泥狀或糊狀食物,再進步到細碎食 物、塊狀食物,糊狀、泥狀的固體食物最好以碗或杯盛裝,以小湯匙餵食,慢慢訓練貨賞吞嚥及咀嚼食物之能力。幼兒餐飲調製應避免醬油、味精等調味料,而以原 味供應為佳。由於嬰幼兒成長速率、味口及進食量之個別差異大,且影饗嬰幼兒進食之因素諸多,家長若有任何副食品餵食與製作之疑問,可逕洽各醫療院所之營養 師以提供諮詢。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