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Life 2008/08/29 | |
【採訪/林明佳】 信誼基金會親職教育部部主任譚合令指出,處於0~4歲階段的嬰幼兒難以抓摸、情緒變化快,翻臉就像翻書一樣,好像任性是他們的專利,常令家長們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這歸咎於幾個原因:1.幼兒小嬰兒是自然人,尚未社會化,當像是尿布溼了、肚子餓了等,自然就會出現自然的哭鬧現象;2.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需求沒有被滿足;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因此以哭鬧做為宣洩情緒最有力的表現;4.孩子之前有成功的耍賴經驗,因此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使孩子遇到同樣情況時故技重施。 |
公告版位
兼差 無法出門工作 貼補家用 歡迎來參家~
轉載之作品、資料其著作所有權為原發佈或原創作之單位、個人所有,僅供本人備忘之用不作商業、營利用途;若為本人之原創著作權則為本人之所有。請不要用非法連結或框架的方式連結本人日記,謝謝! 版權均為電視台所有,本網頁僅做為個人網路連線測試之用,請勿利用於商業行為。讚,普廣渡眾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s6452016

目前分類:育兒資料 (74)
- Jan 13 Tue 2009 01:57
0~4歲父母常犯教養錯誤
- Jan 13 Tue 2009 01:54
幼兒全方位發展簡易評估表
- Jan 13 Tue 2009 01:49
讚揚子女的正確方法
- Jan 13 Tue 2009 01:45
換個方法跟寶寶說「不」
- Jan 13 Tue 2009 01:43
寶寶出門,不鬧情緒
- Jan 13 Tue 2009 01:40
家,學習生活智慧的好地方
- Jan 13 Tue 2009 01:38
0〜3歲嬰幼兒生活自理發展指標能力養成法
- Jan 13 Tue 2009 01:33
陪伴足、刺激夠 有助語言發展
- Jan 13 Tue 2009 01:29
0~6個月自理能力活動
- Jan 13 Tue 2009 01:26
正確認知小兒念珠菌感染
- Jan 13 Tue 2009 01:23
寶寶長牙該注意的10件事
- Jan 13 Tue 2009 01:11
小兒咳嗽的照護與預防
- Jan 13 Tue 2009 01:05
6要領‧認識水解蛋白配方奶
- Jan 08 Thu 2009 23:18
嬰兒的保險要注意哪幾點?
- Dec 31 Wed 2008 18:43
小孩一口蛀牙,是體質不好的關係?
小孩一口蛀牙,是體質不好的關係?
2008/12/31 09:37uho編輯部
所謂「奶瓶性齲齒」是指幼兒時期用奶瓶餵食乳品後沒有立刻做口腔潔牙的動作,導致糖份附著於牙齒表面,經過長時間的作用,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造成上排前牙的外側面脫鈣,最後則產生非常嚴重的瀰漫性,腐蝕性齲齒。
臺安醫院牙科醫師群指出,許多父母為了讓幼兒安靜入眠,經常在睡覺前泡一瓶牛乳給幼兒喝,甚至在牛乳中添加了蜂蜜,糖,果汁的糖類食品,而待幼兒吃飽後也就睡著了,疏忽了口腔清潔的工作。一旦幼兒睡著後,口腔活動量減低,唾液分泌減少而且也變的較黏綢,口腔的自淨效果較差,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糖份不易被沖刷掉;經過長時間的睡眠,無異給細菌提供充份吸收養份與繁殖的機會。
- Dec 30 Tue 2008 12:44
小孩矮人一截 請醫師找原因
文章標題:小孩矮人一截 請醫師找原因
轉載作者:hity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5563
文章內容: 在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身材矮小 青春期較遲緩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 Dec 30 Tue 2008 12:35
選一款適合寶寶的配方奶粉
文章標題:選一款適合寶寶的配方奶粉
轉載作者:hity 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 (http://www.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4050
文章內容: 哇哇哇~~寶寶出生了。放聲大哭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尋找媽媽的乳頭,像隻鳥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鳥張著嘴,準備好好吸一口上天為他量身訂做的食物。母乳,是所有嬰兒配方奶粉的標竿正因為母乳所含的營養,無論是成分種類、組成比例或含量,都最適合寶寶成長發育,因而成為各家嬰兒配方奶粉競相模仿的對象,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寶寶在無法以母乳餵養的情況下,即使以嬰兒配方奶粉作為生長的能量來源,也能吃出接近母乳寶寶的健康。由於一般牛乳或羊乳對嬰兒來說根本無法消化吸收,因此重新調配奶裡的營養組成本來就有其必要,而母乳就是最好的標竿。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科學界對母乳有任何新發現時,眾家奶粉廠商總是刻不容緩地上緊發條,即起直追,發現有棕櫚油就加入棕櫚油,發現有DHA就加入DHA......。不是每一次科學的發現,都等於真相極盡所能「母乳化」是所有嬰兒配方奶粉的理想,各國政府對於嬰兒配方奶粉的規範都是以母乳為藍本,然而,科學家並非一開始就對母乳很瞭解,在摸索的過程中,也曾發生過奶粉裡缺乏維生素B6造成寶寶抽筋,缺乏氯使嬰兒因低血氯而造成生長遲滯......等事件。甚至母乳裡乳清蛋白與酪蛋白之間的比,就曾經歷了40:60、60:40、75:25等不同的數據,此兩者都是奶類中的蛋白質,彼此間的比例關係到寶寶能否將奶汁中的蛋白質完全消化吸收。由於牛乳和羊乳原本的乳清蛋白與酪蛋白比值與母乳相差甚遠,因此在作為嬰兒配方奶粉時,須以母乳為參考,加以調整。十年多前,國內也曾出現廠商為了降低配方奶粉裡的酪蛋白,以符合接近母乳的比值,卻不小心降低了鈣(因為奶粉製程中降低酪蛋白比例,也降低了鈣磷比),長期食用下,導致嬰兒因低血鈣而出現痙攣的遺憾事件。說明這些事情的目的,是希望父母瞭解,每一次科學的發現不見得就是事實的真相,科學家也是在錯誤中學習。從「實驗結果」到「形成定論」,需相當時日隨著時間的瞭解,科學一直在變,然而要變到什麼時候才會成為「定論」?「一個新發現通常會在醫學會中提出來討論,或發表在專業期刊上,其他科學家若認為有深入探討的價值,就會重複同樣的實驗,看看是否會出現類似的結果。等到世界各地不同實驗室的實驗、無數的實驗個案都共同指向一個結果,才會被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也才會考慮對外發表。」因此,一個實驗結果的出現,在形成定論之前是需要經過無數次的檢視,才能接近「真相」,才有機會形成定論,這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十幾年通常跑不掉。在此之前,為求避免尚未成熟的實驗結果誤導民眾或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科學家們通常會選擇關起門來討論。合格的嬰兒配方奶粉,都能滿足寶寶營養所需所幸,從廿世紀初嬰兒奶粉問世,歷經近百年的摸索,科學家對於母乳已有相當瞭解,對於嬰兒配方奶粉裡的營養成分該怎麼調配,也有定論出來。1980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和營養學會的建議,通過「嬰兒配方法案」,並於1985年修訂,由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根據此標準對所有上市的嬰兒配方奶粉作檢驗規範,凡符合規範中的營養規定者,才能以「嬰兒配方」的名義在市面上販售。在台灣,負責把關機構則是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凡符合國家標準(CNS5229)裡對嬰兒配方奶粉所規定的使用原料、營養成分、營養組成(包括鈣磷比、每大卡白質與脂肪含量、每大卡熱量、麻油酸含量,以及維生素、鈣、鐵等礦物質含量......),乃至於衛生、安全、包裝、產品標示……等,才能通過查驗登記。也就是說,凡是在產品包裝上印有綠色愛心形狀的「衛生署查驗登記許標記」,都是食用上安全、營養上能滿足寶寶成長所需的合格嬰兒配方奶粉,都值得父母選擇。哪一款嬰兒奶粉,適合你們家的小傢伙?然而,目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查驗登記合格的嬰兒配方共有119種(可上以下網址查詢: http://www.doh.gov.tw/NewVersion/List.asp),哪一種才是適合自己的寶寶呢?選擇適合寶寶體質的。「只要寶寶喝了,體重有隨月齡增加,看起來很健康,不會腹瀉或便祕,甚至睡得安穩,好動活潑,就表示寶寶很健康,所喝的奶粉很適合。」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寶寶所需的營養很多很多,唯有完整的營養才能為寶寶的健康打下穩固的基礎,過度追求單一某項高量的營養是沒有意義的。更何況,一項營養素的足夠與否,是受到各方因素共同影響的。以鈣來說,奶粉裡鈣含量的多寡、鈣磷比對不對、寶寶有沒有晒足陽光產製足夠的維生素D、活動量是否充足……等都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而非取決於單一因素。其實,連小腸裡是否有足夠的益菌和果寡糖,都會影響鈣的吸收,因為益菌和果寡糖有助於提高鈣在人體中的生物利用率。寶寶的健康,是最好的觀察指標母奶的深奧,科學家還在瞭解,怎樣做才能讓嬰兒配方奶粉做得更接近母乳,這類新的發現,也必然會陸續問世,父母有必要追隨可能還有待證實的新發現,而更換寶寶的奶粉嗎?寶寶可能原本沒問題的,卻因為更換奶粉而出現身體不適,這樣做值得嗎?寶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也最明確的觀察指標,而且,更重要的是,隨著寶寶長大,一定要適時加入副食品,提供更多的營養,才讓您的寶寶長得好、長得壯。
- Dec 29 Mon 2008 00:51
語言發展0-6個月建議方法
摘取:天才BOBO
能注視照顧者的口型變化
baby在學會說話前,需要有大量的聲音刺激與模仿的學習機會,除不同聲音刺激外,父母說話的口型變化正是baby模仿學習元素之一,記住喔!與baby說話時務必要面對面,好讓他能近距離觀察。當然,父母願意對他說愈多的話,他的語言發展就會愈好!
- Dec 28 Sun 2008 00:56
父母不要讓嬰兒喝蜂蜜牛奶
http://www.gog.com.cn 08-12-26 09:23 39健康網
蜂蜜不僅是甜美的食品,而且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和維生素C、K、B2、B6以及多種有機酸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等。
許多年輕的父母,喜歡在喂小兒的牛奶中加入蜂蜜,以加強小兒的營養。實際上1周歲以下的嬰兒,是不宜食用蜂蜜及花粉類制品的。
這是因為在百花盛開之時,尤其是夏季,蜜蜂難免會采集一些有毒的蜜腺和花粉,若正好是用有致病作用花粉釀制的蜂蜜,就會使人得蕁麻型風疹,而食用含雷公藤、山海棠花的蜂蜜,則會使人中毒。
- Dec 27 Sat 2008 00:03
新研究發現! 嬰兒哭音藏玄機
小嬰兒餓也哭、生氣也哭,著實讓人摸不著頭緒他想表達什麼?這也是許多新手媽咪的煩惱,不過國外有項研究發現,可以經由嬰兒哭聲來分辨,他是肚子餓、還是尿布濕了,或只是在撒嬌,想要人抱。
小貝比哭個不停,媽媽總會焦急地安撫他,但是為什麼都沒有用?這時候媽媽一定會想,若是能夠懂得寶寶得哭聲該有多好!國外現在就有項研究指出,期時可以經由寶寶得哭聲來分辨他們到底要什麼。
像是哭音偏高,且哭了很久一滴眼淚也沒掉,這種就是撒嬌的哭聲,也是想要媽媽抱抱;若是聽起來較為刺耳的哭聲,哭音尖銳夾雜低音,其實是寶寶尿布濕了;另外,像是在叫媽媽的哭音,仔細聽可以發現這種哭音中有M的音節,其實這是寶寶肚子餓了;哭聲聽起來比較低沉,則是寶寶想睡覺了。
不過這些推論是正確的嗎?看來媽媽們若想了解寶寶在想什麼,除了參考這種方式之外,還是需多關心與了解自己的寶寶。(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邱曉佩、王鎮宇)